为响应国家积极老龄化战略要求短线免息配资炒股,清华园街道以不断增进老年人福祉为目标,结合街道老龄化情况,引入专业服务力量做好服务覆盖和政策普及,切实传递民生保障温度。困难群众救助服务机构(简称“困服机构”)是海淀区民政局落实各街镇精准救助的一项创新实践,近年来,清华园街道、困服机构、社区在服务社会救助对象、特殊困境老人上形成联动机制,困服所链接资源通过上门服务、志愿行动,让救助养老政策惠及更多居民,绘就更加具有人文关怀特点的民生底色。
政策惠民多保障
困服机构同社区常态化合作,组织开展各类养老、救助政策主题宣传活动,设立政策咨询专区,组织志愿者通过案例讲解、互动答疑、发放手册等形式,为老年人解读养老补贴、居家养老床位、临时救助等政策。2025年街道从养老、救助、服务、志愿等多主题上,持续推动“社区-社工-志愿者”联合服务,在街道西北社区、蓝旗营社区开展养老服务和政策宣传活动,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了解政策、享受福利,提升其社会参与度,活动累计惠及200余人次。
协同服务“1+1”
志愿服务是支持为老服务和救助宣传的重要补充力量,清华园街道建立“霞光”乐龄志愿队,指导志愿队、社区、困服机构紧密协作,由专业社工、志愿者形成“服务1+1”方式,深入高龄独居老人、社会救助对象家庭等困难群体家中,提供生活照料、倾听陪伴、外出助医等服务。在政策宣传主题活动中,设立志愿服务宣传点,吸引了诸多老人的关注,志愿者在现场记录老年人的具体需求和期望,以便社工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老人的生活状况和实际困难,为困服机构的专业社工开展个案服务、救助服务提供信息参考。
公益服务有温度
对于社区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困服机构还整合了养老驿站、家政公司等资源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理发、清洁等上门服务,解决实际生活难题。同时,开设公益手工课堂,吸引社区活力老人参与,促进邻里互动与情感联结,在社区活动中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询、义诊、义剪等公益服务。这些点点滴滴的服务和行动,既是落实养老救助政策的生动实践,也是促进积极老龄化,营造敬老孝老尊老氛围的举措。
清华园街道始终以多元主体满足多元需求为目标,以社会救助政策和救助服务宣传为切入点,整合街道内部志愿团队、养老驿站服务、社区服务、家政服务等主体资源,让社会救助对象、高龄独居老人、残疾人等困难群众真切感受到“身边有人记挂,困难有人帮扶”,通过实践为积极老龄化国情教育氛围,夯实基层社会救助服务贡献经验。
扫描二维码下载手机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手机客户端
-->分享到
发布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未登录
0/200发布发布全部评论0条
点击加载更多欢迎下载“北京日报”客户端发表评论
相关阅读热门报道换一批推荐阅读换一批精彩视频换一批猜你喜欢滚动北京国内国际北晚社会文娱体坛旅游文史阅读深度产经调查互联网美食北晚健康消费北晚行业北晚网摘网站地图新闻评论深度理论视频图库悦读互联网财经文化体坛科教消费矩阵网摘东城区政府网站西城区政府网站朝阳区政府网站海淀区政府网站丰台区政府网站石景山区政府网站门头沟区政府网站房山区政府网站通州区政府网站顺义区政府网站大兴区政府网站昌平区政府网站平谷区政府网站怀柔区政府网站密云区政府网站延庆区政府网站市人大市政协市监察委市高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政府办公厅 市发展改革委 市教委市科委市经济信息化局市民族宗教委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生态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城市管理委市交通委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审计局市政府外办市国资委市广播电视局市文物局市体育局市统计局市园林绿化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人防办市信访办市知识产权局市医保局 京报媒体矩阵北京日报 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商报音乐周报新闻与写作北京日报客户端长安街知事艺 绽北晚在线北京深读空间关于我们 京报集团京报移动传媒北晚在线版权声明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日报网中国经济网千龙网今日头条百度新浪网易腾讯搜狐爱奇艺优酷
Copyright ©1996-2025 Beijing Daily Group, All RightsReserved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9号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4054880号-1
主管: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京报移动传媒有限公司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救助服务“1+1” 精准助老暖人心网络2025-07-01 09:16
专注报道您想看的新闻
长按二维码查看文章详情
点击下载
发布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未登录
0/200登录发布全部评论0条
点击加载更多账号登录短信登录请输入手机号短线免息配资炒股
富深所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